位于常州经开区的中国轨道交通双创园常州园区前身曾是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的一片废旧厂房,经过这几年“再生式”转型实践,曾经的老工业基地找到了发展的“新路子”和“新方向”,迸发出新活力。
中国轨道交通双创园常州园区作为具有行业特色的轨道交通双创平台,如今园区已入驻27家企业,未来这里将通过高技能培训、新技术研发、高校联盟等方式,带动入驻企业一起创新和发展。
常州科兴铁路装备有限公司是首批入驻园区的企业之一,园区良好的产业配套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助力。
常州科兴铁路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文阁说:“本身做的就是以机车配件为主,这个产业相对来讲比较基础一点,我们也想能够在技术上面有所突破。”
中国轨道交通双创园区常州园区的这片老厂房建造于上世纪80年代,此前由于企业业务调整而空置,为了盘活资源,2019年,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牵头成立中国轨道交通双创园,老厂房华丽变身为长三角地区首家轨道交通相关产业的专业孵化器。
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双创园副主任李利介绍:“企业借着我们龙头骨干企业的一些技术、市场还有场景应用这三方面的一个特殊优势,能获得最有价值的市场信息。”
双创园入驻企业包括科技型和服务型两类,配备有专业孵化服务人员和创业导师,建立了覆盖从整车到柴油机、转向架、车体等关键零部件的完整试验验证和仿真计算体系。
“下一步扩大整个双创园的规模,搭建一个中小企业的服务平台,共同在产业链上面打造出下一代转型升级的产品。”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双创园副主任李利说。
前常州市创业孵化协会会长沈留建表示:“根据厂房原来特点,特别是像戚机厂,技术实力、生产设备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围绕动车、机车这一块的产业,与地方政府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方向相结合,来研究一条可以让自己走得出去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