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省委领导干部会议和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不断优化全市人才生态,打造人才友好型城市,10月15日,市委书记陈金虎主持召开全市人才公寓建设现场推进会,强调要深刻认识人才公寓建设对常州发展的重大意义,在全市进一步树立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理念,健全完善求才聚才的机制,真正让常州成为人才汇聚之地、价值实现之地,成为年轻人创新创业最向往的城市。
会前,陈金虎前往武进区、新北区、天宁区、钟楼区和常州经开区,先后到6个人才公寓和1个青年驿站现场,实地考察多个人才公寓项目建设和运营情况。
常州经开区3C社创中心(横林)人才公寓由自有物业公司管理,可为青年人才提供高品质的生活服务;武进区湖塘人才公寓为人才搭建共享、交流的多元化平台;钟楼区“南春北秋”青年驿站通过政府与商务酒店合作挂牌共建;天宁区君天青年公寓建成后将聘请专业团队统筹运营与管理;新北区“安 ”人才公寓通过盘活企业闲置资产的模式建成。与会人员还察看了钟楼区泊寓人才公寓、新北区“拾壹梧桐”人才社区建设运营情况。
人才公寓是集聚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提出,常州未来五年要建成人才公寓10万套以上。今年全市计划新建或改造人才公寓项目95个、共计房源3.1万套。截至目前,已开工项目84个、共计房源2.7万套,已竣工1.5万套,已安排入住房源1万多套。
陈金虎走进人才公寓房,仔细察看公寓硬件、软件设施,了解服务内容、公寓租金及出租率、人才补贴政策等情况,并与租住公寓的青年人才面对面详谈,询问入住是否满意、还有哪些需求。
他指出,各板块建设的人才公寓各有特色,分类多样,服务周到,满足不同层次人才需求。这次召开现场推进会,就是要通过“看一看、听一听、比一比”,进一步激发全市上下比学赶超的工作动能。
陈金虎指出
当前,常州正处在乘势而上、赢得新一轮发展机遇的关键时期,实施“532”发展战略,需要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推进“两湖”创新区建设,打造青年之城、未来之城,也需要勇于创新创造、充满活力的青年人才,可以说,常州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人才、渴求人才。
但必须看到,各地对人才的竞争是空前的,我们要舍得下本钱,放得开手脚,以不一般的举措、不寻常的力度,拿出最有竞争力的人才政策。推进人才公寓建设就是一项重要举措,人才公寓是引进青年人才、降低落户成本的关键一环。
要更大力度地“建”
各地要根据建设目标,围绕五年任务三年排,从实际出发,因地施策,盘活资源,采取新建、改建、改造、租赁补贴和将政府的闲置住房用作保障性租赁住房等多种方式,综合考虑城市规划、产业布局、人才需求等情况,增加人才公寓房源供应。要精心设计、打造精品。在户型设计、租金水平、装修风格、公寓档次等多个领域要因人、因地作出科学合理安排,特别要考虑青年人才喜欢的时尚感、科技感、智能化因素以及一些个性化需求,精心建设一批品质型、智慧型人才公寓。
要更加精细地“管”
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拉动深入融合,加强政策性扶持,切实发挥好市场在公寓建设、运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激发各类主体参与人才公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优化配套设施,统筹考虑医疗、教育、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浓厚创新氛围,打造人才共谋发展、共同创业的智力“大本营”。要通过市场化、专业化的服务,让每一位人才都能找到心仪的家。
要更加努力地“招”
将人才公寓使用和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紧密结合起来,拿出满满的诚意,让人才公寓在人才引进中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政府企业都要加大人才引育力度,特别是要通过“名城名校合作行、创新创业赢未来”活动,大力宣传推介我市创新创业环境和人才政策,形成强大的宣传矩阵,提升常州城市影响力和美誉度,广聚高端人才智力要素,为常州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
要更加精准地“补”
完善租赁使用政策,根据人才层次,设计激励支持逐次递增的公寓租赁使用政策,让各类人才在常州都能找到政策补贴覆盖的栖身之处。优化审核办理流程,探索建立人才公寓信息化平台,推动供需精准对接,让人才公寓实现“掌上办理、拎包即住”。加强政策宣传,让青年人才生活居住“双资助”等政策落地落实,精准补到位,使各类人才在常州干事兴业安心、扎根生活舒心。
市领导季培东、蒋锋、方国强,市政府党组成员陈志良、狄志强参加现场推进会。
来源:常州广播电视台